百家乐app

“流变与互鉴”:首届中外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播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为深化中外交流与文明互鉴,推动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播在现实世界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百家乐app 在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举办首届中外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播高峰论坛。来自50余所高校100多位学者参加会议。直播平台累计有2000人次在线共襄盛会。本次论坛由百家乐app 副院长王楠教授主持。

图片1_调整大小.jpg

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教授致辞。康震指出构建独立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和在不同文明间交流与互鉴的重大意义,鼓励外文学者传播中国智慧,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外文哲社工作者的智慧、发挥外语届学者不可替代的作用。康震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以及开展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播方面的成果,并对中外文学文化交流提出愿景,希望外文人在互鉴中不仅要做好语言的转化,更要在思想、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的传递与融合中提供中国经验。

图片2_调整大小.jpg

随后,百家乐app 党委书记艾忻致辞。艾忻简要介绍了百家乐app 的历史、办学成果与特色。艾忻表示,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播中的流变与互鉴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提出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增强文化自信。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翻译不仅是文化输出的桥梁,更是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有力工具。

30日上午的主旨报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于冬云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 北京大学张冰教授、百家乐app-手机百家乐 章燕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陈戎女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发言。

图片5_调整大小.jpg

韩震教授以“语言与术语的力量”为题进行了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了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不仅表征着世界,也建构着人类的主体与社会的关系,同时维系着不同文明的发展。表达具备指称性的术语形塑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由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凝结了中华文明的精髓,因而要持续构建一套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对外翻译的标准本,推动中华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

图片6_调整大小.jpg

张冰教授以“中国文学始入俄罗斯的传播策略问题”为题进行了演讲。张冰教授以冯梦龙小说《庄子休鼓盆成大道》1763年俄译本这一俄译源头为例,探讨了中国文学始入俄罗斯“贴近受众、中为俄用”的传播策略问题。冯氏作品俄译本在应和俄罗斯文学和社会思想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为俄罗斯对中国文学和思想文化的认知提供了可能。

图片7_调整大小.jpg

章燕教授以“英语诗歌翻译对中国新诗语言和形式的建构”为题进行了演讲。章燕教授以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翻译与接受为例,探讨了对华兹华斯诗作和诗学理论的译介促成了我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同时促进了白话文运动以及新诗的发展。

图片8_调整大小.jpg

陈戎女教授以“西方古典戏剧跨文化翻译的历史与镜鉴”为题发表演讲。陈戎女教授认为,外国文学翻译是参与构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股强大力量,尤其是西方古典戏剧与古典文学翻译与接受史值得关注。该演讲围绕古希腊悲剧的百年汉译史,探讨了其中复杂纠缠的历史和丰富个案对于文明互鉴的意义。

图片9_调整大小.jpg

姚建彬教授以“试论中国当代作家增强国际意识的路径与策略”为题展开演讲。姚建彬教授以“国际意识”概念作为切入点,认为作家应当在其作品中对国际问题、国际议题和国际素材的认识与思考具象化和艺术表达化。对于中国当代作家而言,可以通过从中国传统文化与悠久的历史中召唤滋养国际意识的题材,而题材挖掘的基本原则是要尽可能做到“世界经验的中国式表达”。在挑战英美文学话语霸权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

图片10_调整大小.jpg

第二阶段主旨演讲由北京语言大学的陈戎女教授主持。

图片11_调整大小.jpg

于冬云教授以“文化输出与文化利用”为题进行了演讲。于冬云教授以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老人与海》在1950年代的两种中译本,即对张爱玲译本与海观译本比较后认为,二者同为冷战时期美国文学翻译的两个典型例证,从中既可见出冷战背景下中美文化对立冲突又存在互渗互鉴的复杂关系,又凸显出译者个人的诗学特质。

图片12_调整大小.jpg

王广州副教授以《译事守正:文化传播的本质》为题发表演讲。王广州老师首先考察了“正”字在古汉语中的词义,该词具有“匡正、考定”之意。因而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尽心对源文本进行考定和匡正,以传达源文本的美与善。守正,就是要本着不偏不倚、不删不削,不颠不倒的原则。

图片13_调整大小.jpg

李炜教授以“日著中国文学史在华译介研究(1900-1949)”为题展开演讲。李炜老师通过梳理晚清民国时期相关译本的出版情况,进而对选译特征、译介动机、译者心态、翻译策略等进行分析后发现,除了语言与目标读者的变化之外,译本还存在着增删、修订与重组等不同,对此类译本的探究,可为中日翻译研究开拓新的空间与视角。

图片14_调整大小.jpg

贾积有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语言教育”为题发表了演讲。人工智能技术在最近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演讲中,贾教授以生动的实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创作诸如藏头诗以及英文歌曲时令人赞叹的科技实力。此外,人工智能也开始被运用于语言教育,其在赋能语言教育的同时,也引发出语言教育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挑战的问题。

图片15_调整大小.jpg

本届研讨会还设有六组平行分论坛。11月30日下午,与会学者们参加了分论坛的学术报告。六组分论坛分别围绕跨文化、跨学科的人文研究、中外文学研究、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扬、科幻文学共鸣与中外文学经典重构为主题单元进行论文报告与宣读。活动现场讨论热烈,专家点评细致入微,充分践行着此次高峰论坛的流变与互鉴的主题。

图片16_调整大小.jpg

第一组:跨文化、跨学科的人文研究

图片17_调整大小.jpg

第二组:中外文学研究

图片18_调整大小.jpg

第三组: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扬(1)

图片19_调整大小.jpg

第四组: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扬(2)

图片20_调整大小.jpg

第五组: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扬(3)

图片21_调整大小.jpg

第六组:科幻文学共鸣与中外文学经典重构

12月1日 论坛开展“中青年学者工作坊”,20位中青年学者以学术对谈的方式展开深入探讨。“工作坊”共分为四组。

第一组主题为“作为流通的世界文学”,主持人是南开大学文学院郝岚教授,与谈人分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副主编姜红教授、北京大学纳海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周铭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世界文学》常务副主编叶丽贤。主持人郝岚老师认为,在全球化、后理论的背景下,世界文学的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世界文学不再是一整套出自大师的作品,而呈现出一种跨地域、跨种族的阅读方式,由此郝岚老师提出了问题,即文学评奖背后的机制问题。姜红老师认为,虽然文学作品与外部世界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文学作品却有着自身的自律性,有着自身的审美性,因而完全脱离文本自身的审美性是不现实的。叶丽贤老师则以诺贝尔文学颁奖机制为例,呈现出两套东西方不同的评选机制,对于西方获奖作家而言,其作品更多呈现的是去政治的、带有一种普遍性经验的个人体验,而对于东方作家而言,其作品若更多地介入历史与政治色彩则更为受欢迎。周铭老师认为,文学作品在流动过程中必然凸显出审美与政治之间的张力,“世界文学”在流通中是具有区域性特征的,其仍然存在诸如阶级、性别等因素。纳海老师以英国文学批评家阿诺德为例,认为文学更多的是承担着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将人所固有的审美、进行道德判断与获得知识的本能传达出来。

图片22_调整大小.jpg

第二组主题为“文化自信与交流背景下的文学翻译与传播”,主持人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洪涛教授,四位与谈人分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赵国新教授、清华大学赵元副教授、百家乐app 的王广州副教授与姚成贺副教授。王洪涛老师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主要以外译汉为主,此后汉译外也开始普遍,即从“翻译世界”走向“翻译中国”,而如今翻译面临着人工智能软件,如Chat GPT的挑战,那么在如此境况下,翻译该如何应对。赵国新老师通过列举实例,将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的成品进行对比后发现,在应对一般性信息文字中,人工智能翻译的准确率与速度高于人,而对于文学翻译,人工智能显然无法交出满意答卷,因而他对翻译在未来的前景仍然抱有希望。姚成贺老师则以阐释学为切入点,她认为,只有人类才能通过阐释将世界呈现在自己面前,在此过程中,译者成为了一种类似上帝的角色,这也是译者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撼动的原因。赵元老师认为,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深深铭刻着译者的风格,而风格是无法被机器所收编的。王广州副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处理的信息类似于原材料,是赤裸裸的,文学翻译或者人文社科翻译并不那么直白,是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的。

图片23_调整大小.jpg

第三组主题为“文明互鉴视角下的多语种典籍翻译”,主持人是我校文学院的杨俊杰教授。与谈人分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谢玉冰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车琳教授、百家乐app 的李炜教授以及《俄罗斯文艺》的张晓东副主编。谢玉冰老师为泰籍专家,她分享了自己在促进中泰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翻译《西游记》中部分篇章的心得。法语专业教授车琳以唐诗宋词翻译的亲身经历为例,认为国人学者如果以一种民族文化的阐释者与国外翻译家进行沟通协商,那么翻译出来的文本不仅贴合对象语国家的语言使用,而且不会使国外译者对汉语文本产生文化理解上的歧义。日语专业教授李炜以汉诗在日本文学中的译介为例,认为中日文化有着更多的交集,因此在文化交流上不会产生过多的障碍,大多数中国典籍传入日本与其说我们“推出去”,不如说对方“搬出去”,但这种流传从最开始的单向度转变为多向度,西方翻译介入构成的混杂性同样应当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张晓东副主编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最为成功的案例是俄罗斯,而登顶其2023年畅销书榜首的位置正是一部大众文化的作品,一些非传统经典的中国作品在俄罗斯受众非常广,这与翻译有着很大的关联,此外,张老师和李老师都提出例如游戏等大众文化作为“走出去”策略的研究也不容忽视。

图片24_调整大小.jpg

第四组主题是“数字时代的文学经典翻译与影响”,主持人是百家乐app 的胡笑然副教授。与谈人分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许小凡副教授以及百家乐app 的姜莉、谢雅卿和龙宇三位副教授。胡笑然老师提出,我们能否更换一种固定认知,即不再将人与机器的对立视作一种必然,人工智能对于日常教学是否能够赋能,另外,在媒介不断更替的情况下,文学翻译的流通面临着何种机遇与挑战。许小凡老师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无论人们承认与否,已经成为现实。姜莉老师认为,人工智能对于一般性的非文学文本处理较为得当,而文学文本因其具有深厚的“人学”积淀,是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龙宇老师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平台,在文学经典的宣传推广中是有利的,但更要培养每一个读者的阅读主体性。谢雅卿老师认为,人工智能翻译文学作品的确会出现差错,尤其是在处理长难句等问题上,但是机器自身会不断提升翻译水平。

图片25_调整大小.jpg

图片26_调整大小.jpg

闭幕式上,副院长王楠教授感谢协办单位中华文化研究院丨京师书院、北京大学出版社、《俄罗斯文艺》杂志《外国文学》杂志的鼎力支持,感谢各位到场的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至此,首届中外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播高峰论坛顺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