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认知语义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已经召开了七次研讨会。为继续推进这一方面的研究与探索,第八届认知语义学研讨会将由百家乐app-手机百家乐 承办。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主旨发言,并组织专题研讨和学术点评。共同回顾近些年来认知语义学取得的成绩,共同探讨认知语义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会议时间:2024年10月26-27日(25日报到)
二、会议主题:认知语义学:回顾与前瞻
三、主要议题:(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议题)
1. 概念范畴与范畴化理论
2. 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
3. 语义的认知与加工
4. 构式义及其演化
5. 认知翻译研究
6. 认知语义学与语言习得
7. 语言的社会认知意义
8. 认知语义与人工智能
9. 基于语料库的认知语义研究
10. 认知语义学交叉学科研究
四、主旨发言人:
1. 沈家煊
沈家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前任所长(1999-2009)、曾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国际汉语学会会长、《中国语文》和《当代语言学》杂志主编、南开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主要是语法与语义学、语言学理论、英汉对比等。国内外发表论文、综述、书评等数十篇,主要有《“有界”与“无界”》、《汉语里的名词和动词》、《口误类例》等,专著《不对称与标记论》和《语法六讲》,主要译著《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现代语言学词典》等。
发言题目:建设立足汉语的比喻理论
摘要:西方在语法理论上而不仅仅在修辞上认识到比喻的重要性和根本性,这还是近来的事情。在生成语法占主导地位的年代,认知语言学家雷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Metapors We Live By(Lakoff & Johnson 1980)(有人译作《我们赖以生活的比喻》)问世,在西方语言学界引起不大不小的反响,在中国则找到空前多的知音和拥趸,大概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历来重视类比,以言传意多用比喻。我们能为认知语言学的比喻理论做点什么贡献,这是中国的语言学家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比喻就是表达”、“比喻的格式化”、“比喻的比喻”、“构成性比喻”四个方面说明汉语比喻不同于metaphor的特点,这可以作为构建立足汉语的比喻理论的依据。
2. 束定芳
束定芳,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外语教材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外国语》主编,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ognitive Linguistics 等国际期刊编委。长期从事认知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著有《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1996,2008)、《隐喻学研究》(2000)、《现代语义学》(2000)、《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2004)、《认知语义学》(2008)、《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2010)、《中国外语战略研究》(2012)、《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2013)、《认知语言学词典》(2023)等,主编《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2016),《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上外版)教材(2020)等。
发言题目:待定
3. 王文斌
王文斌,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外语教育学”学科首席专家。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41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学术译著5部。
发言题目:论英汉偏正复句差异
摘要:学界普遍认为,不论英语抑或汉语,均存在偏正复句(complex sentence),即由正句和偏句两分句组成的复句结构,彼此存在主从关系。然而,虽就语义而言,英汉均存在偏正复句,而且也会使用关联词,但在结构上,就总体而言,英汉偏正复句是异大于同,主要表现有四:(1)英语仅在偏句前使用关联词,正句不使用关联词,而汉语,不论是其正句或偏句,既可同时使用关联词,也可都不使用关联词;(2)英语里,正句通常在前,偏句在后,而汉语里,绝大部分是偏在前,正在后;(3)英语里,其正句谓语动词是核心,须有时体标记,其偏句谓语动词的时体标记须以正句谓语动词的时体标记为坐标,而汉语里,不论是正句或偏句,其谓语动词可以无时体标记,其语义关系有赖于逻辑推理;(4)英语中,其偏句通常是主谓宾齐全的小句或介词短语,而汉语中,其偏句可能就是一个名词短语。英汉偏正复句之所以存在这些差异,其根本因由在于英语须始终保持正句谓语动词的核心地位,突显其强时间性,而汉语偏正复句常不使用任何关联词,甚至偏句可由名词短语来承担,在结构上表现出分句之间的并置关系,或并列关系,是为突显其强空间性。
4. 张绍杰
张绍杰,东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英语专业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语用学、应用语言学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教育部文人社科基金项目5项;在CSSCI和SSCI收录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获宝钢教育奖、中国图书奖、吉林省省管专家称号等。
发言题目:认知语用学: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交叉与融合
提要:认知科学的发展不但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也促进了认知语用学的形成。认知语用学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动因:一方面语用学自身的发展需要对交际意向的推论或语境意义的识解提供背后的认知机制,另一方面,基于语言使用的认知语言学关注语言与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试图采用概念方法(conceptual approach)揭示语言结构、语言使用和语言理解背后的认知机制。因此,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结合满足了语用学自身发展的需求,促使两者逐步深度交叉融合而形成了认知语用学。认知语用学在其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及目标、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充分展现了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交叉融合特征。
5. 刘正光
刘正光,二级教授,湖南大学岳麓学者,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湖南省“语言与认知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大学外语教指委委员,原湖南省外国语言学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句法语义、英汉认知对比研究、外语教学与教材编写。出版专著8部,主编“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4》”等主流教材14册,发表论文120余篇。是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与团队主持人,国家一流课程主持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新文科改革项目负责人,获第四届“许国璋外国语言研究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第九届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两次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宝钢教师奖、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发言题目:在研究体系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摘要:研究体系是科学研究的载体,也是好问题的源泉与解决办法。只有建立了相对完善、正确的研究体系,才能更好地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研究体系可能的内涵包括明确稳定的研究对象(领域),研究问题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追寻研究对象的终极问题,初心不改的研究精神。本报告以自身的研究经历进行了阐释。为了解决句法语义的接口作为研究体系所涉及的问题,先是提出了语言非范畴化理论解决语言形式与语义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多功能性、以及非常规的语言事实的理论价值问题。但非范畴化理论不能有效解释英汉语的本质特征以及与民族思维的关系问题,英语时空分立,汉语时空同态的理论假设能够弥补这个缺陷。但该理论假设仍然不能解决认知语法理论中情态为何能够实现认知定位,汉语中的语气词能够完句的问题,时间与情态的内在一体性能够做出充分有效的解释。这表明,研究体系的根本价值在于推进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持续的理论创新。
6. 王穗苹
王穗苹,心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华南师范大学“儿童青少年阅读与发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与认知研究所担任访问科学家(2018-2019),在美国Tufts大学担任访问教授(2008-2009),现任中国心理学会普通与实验心理学分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科学技术分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心理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协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人类语言加工的研究,主要采用多模态技术,如眼动追踪、脑电记录、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探讨语言与交流的认知及大脑神经机制、语言学习与教学、语言障碍矫治与康复等问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联合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在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Cerebral Cortex, Neuroimage 等重要的SCI、SSCI国际学术期刊以及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与研究报告逾百篇,同时,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发言题目: 语言处理中不同层级结构的构建及其在大脑中的映射
摘要: 表征和生成复杂层次结构的能力是人类认知的标志之一。在人类语言中,这种能力使得我们可以从一组有限的基本构成单元中组合出无限范围的表达。多年来,认知神经科学一直尝试将这种能力与人脑的具体属性进行映射,通过研究大脑对语言的神经反应来限制和阐明这种复杂层次结构构建的认知机制和其具体的神经实现方式。在本次汇报中,我将与大家简单介绍我们课题组最近在中文短语中的相关研究进展。通过表征相似性分析和贝叶斯分层半池化建模,我们描绘了人类大脑如何在短语中组合不同的词,从而构建最简单的层次结构。我们还关注了在生成语言层次结构的过程中,人类大脑如何巧妙化解资源与功能之间的矛盾,从而以极具神经经济性的方式实现语言不同层次上相似的功能。最后,我也将在本次汇报中结合我们的工作和相关理论快速地讨论语言认知神经科学方面值得关注的一些其他问题。
7. Hendrik De Smet
Hendrik De Smet,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该校文学院功能认知语言学及语言类型学研究组组长,英语类课程体系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历史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认知功能语法、语言类型学、语言的变异与演变。担任Functions of Language、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Journal of English Linguistics、Linguistics等多家SSCI刊物的编委会成员,以及Cognitive Linguistics、Language Sciences、Diachronica、Journal of Pragmatics、Studies in Language等SSCI刊物的特约审稿人。
发言题目:Causality in semantic change:Evidence from historical translation corpora
摘要:Translations are often regarded as unreliable sources of evidence in linguistics. Nevertheless, translation evidence can help historical linguists crack two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semantic change. On the one hand, it can help objectify the semantic analysis of historically attested forms. On the other, it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 of communicative equivalence that underlie 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 As such, translation evidence can give a firmer grip on the causes of semantic change.
As an example, consider the parallel passages of three English Bible translations in (1) and (2). The old subjunctive form in blesse in the Middle English Wycliffite translation (1a) is replaced by the modal verb may in the Early Modern English Tyndale and King James translations (1b-c). Over the same period, may as used in Middle English in (2a) ends up being replaced by can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2b-c). Taken together, the evidence in (1)-(2) suggests a complex cascade of changes: the decline of the subjunctive coincides with the spread of may to some of the old subjunctive contexts, while may semantically shifts from a marker of root possibility to expressing epistemic pos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root possibility meanings of may come to be taken over by can.
(1) a. My sone, brynge thou to me metis of thin huntyng, that my soule blesse thee. (WB, Gen 27:6)
b. brynge me and let me eate of my sonnes venyson that my soule maye blesse the. (TB, Gen 27:6)
c. Bring it near to me, and I will eat of my son’s venison, that my soul may bless thee. (KJV, Gen 27:6)
(2) a. Y may not be saued in the hil, lest perauenture yuel take me, and Y die; (WB, Gen 19:19)
b. For I can not saue my selfe in the mountayns lest some misfortune fall vpon me and I dye. (TB, Gen 19:19)
c. and I cannot escape to the mountain, lest some evil take me, and I die: (KJV, Gen 19:19)
Evidence from translation data as in (1) and (2) suggests that semantic changes in grammaticalization are not simply driven by familiar mechanisms of semantic change that operate at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expressions, such as pragmatic strengthening or bleaching. Rather, they also respond to functional pressures that arise due to other changes at the level of the system as a whole.
In this paper, two historical translation corpora (based on the Bible, and based on the Spanish Don Quijote) are used to collect evidence of chain-like sequences of semantic changes in different domains of the grammar of English.
8. Helen Zhao
Helen Zhao是墨尔本大学语言与语言学学院应用语言学高级讲师。她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二语习得博士学位,在二语语法学习和教学方面具有研究专长。作为一名认知语言学家,她将构式语法框架应用于语法分析、语法习得和语法教学的研究之中。她使用经验行为方法(语言任务)、神经成像方法(脑电图)和学习者语料库来研究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的语法。她曾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包括Language Learning,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Language and Education, 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目前担任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秘书。
发言题目:Mental Imagery Effects in First vs. Second Language Processing
摘要:Embodied cognition, a core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posits that human cognition and language are grounded in perceptual experiences and shaped through bodily interactions with the world. Language processing is proposed to involve the activation of mental imagery associated with the meanings of words and sentences, particularly in conceptual domains such as spatiality (e.g., orientation, distance), perceptual properties (e.g., shape, size, colour) and motor properties (e.g., action, gesture). Most existing empirical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visual and motor simulation in the offline and online processing of a first language (L1). This presentation introduces several behavioural studies that investigate how 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s influence the processing of spatial language in both first (L1) and second languages (L2). These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the formation of perceptual mental imagery during incremental sentence processing is dynamic and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speaker’s predictive processing of incoming linguistic input. The effects of mental imagery are only selectively present in L2 processing and generally show a reduced impact compared to L1 processing in adults. These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need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bilingual mental simulation, one that integrates more closely with existing models of bilingualism and second language processing.
五、参会事项:
参会摘要截止日期延长至2024年10月15日,请有意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将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以WORD版的形式发送至会务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主题命名为“姓名+单位+论文题目”。摘要后请附上作者的姓名、单位、职称、职务、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
没有论文摘要,可以旁听,也请参照以上要求把个人基本信息发到信箱进行登记报名。
会务费1000元,全日制硕/博研究生减半,食宿费和往返交通费自理。
相关事项咨询,请联系周晓春 13955177675;吴彦欣 18932201282
缴费二维码如下,发票开会时领取。
主办: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百家乐app-手机百家乐
赞助单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